最近,备受关注的“英之园”违建事件终于有了新的动态。
根据5月28日红星记者的报道,汕头一处价值超过1亿的“英之园”已经被强制拆除。
这座占地57亩的壮观别墅,最后还是变成了满地的废墟和钢筋。
尽管是违建,这么宏伟的建筑群还是让不少人觉得拆了实在是太可惜了。
参与制作的石雕师们也说道:“真希望它能保留下来!”
律师们也提到,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监管失职:“要是当初能及时发出停工令,甚至断水断电,今天的亿万财富怎么会化为乌有?”
“英之园”被迫拆除。
5月9日,广东汕头的一份强拆通知引发了大家的关注。
要被拆掉的建筑是一片面积为57.389亩的群体建筑。
远远望去,这片建筑风格典雅,仿佛是一组文物古建筑。
因此,当地人也叫这里“大观园”。
起初还以为这么气派的建筑群是公共的,没想到居然是私人的。
这座豪华别墅的主人是个名叫“陈英彪”的本地村民,建造的资金则是他三个儿子提供的。
根据央视的消息,这个建筑群早在2013年就开始筹备建设了。
建成之后,这里不仅展现了古典的风格,布局也采用了潮汕特色的“驷马拖车”。
当时,“英之园”一建成,就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,吸引了许多博主和网红前来打卡。

现在,英之园被强制拆掉,真让不少人感到遗憾。
连当年参与合作的石雕匠都出来替英之园说话,觉得这儿耗费了不少材料,投入也不小。
这里还保存了潮汕建筑文化的精髓,应该好好利用。
更让人心疼的还是这个园子曾经的“主人”,拆掉它就意味着花费1.14个亿的钱全部泡汤。
说到底,英之园如今被拆掉的结果,跟陈英彪脱不了关系。
一开始,当地有关部门提出的方案,是希望能保留这片群建的。
于是,针对陈家,相关部门提出了没收的处理方案。不过,想到自己的财产要变成公家的,陈家的人心里肯定是接受不了的。
没办法,协商没达到一致后,当地相关部门最后决定对英之园采取强制措施。
可说是,这拆除工作进行得挺顺利的,27号晚上就进场连夜开工,到28号就彻底拆完了。
曾经花了好几年心血打造的英之园,转眼间就变成一片废墟。
拆得这么急,真让人忍不住怀疑里面是不是有啥猫腻,搞不好是为了迅速了结这事儿。
接着,有位律师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随后,律师揭晓了其中的内幕。
其实在英之园刚落成不久,这片建筑群就让当地人感到不满了。
毕竟大家都是邻居,谁家有几亩地心里都明白。
就算有的地方确实稍微大点,但也没到那种夸张的地步。
明显就是占了本不该有的地,没想到占了地后还想着怎么藏着掖着,不让人知道。
可您瞧陈家可真是大胆,不光是占了地,还大张旗鼓的建起了那么多房子。
当时就有人把这片违法建筑群给举报了,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。
早在2017年,就英之园的违建问题召开了听证会。
原以为这事到这儿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。
谁能想到,这次听证会之后,事情竟然就这么被搁置了。
所以,又一次把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,结果没想到,这事来来回回就是没个明朗的结果。
一直到去年3月,有关部门才又针对这个案件召开了听证会。
七年里,开了五场听证会,群众的举报数量那可是相当可观。
既然能花超过1个亿来建这个建筑群,陈家的后台实力与财力可想而知。
既然能盖起来,肯定也能把这事压下去。
这事一路拖到现在,总算是有个了结了。
不过,真是让人觉得耐人寻味,之前拖了那么久都没个动静,竟然在短短半个月内就下令要强拆。
这事在网上可闹得沸沸扬扬了。有的人说,之前能“顶风作案”这么多年,肯定是背后有人在撑腰。现在各地官员都在查得紧,估计撑腰的人已经出事了,所以才这么快就决定要强拆。
针对这个事情,有律师指出,英之园的拆除确实让人感到遗憾,但最终的处理结果只能走到这一步。
要是当初有关部门就已经清楚英之园的违建情况,那是可以依法采取断水断电、清除施工机械、禁止运输建筑材料等一系列措施的。
提前参与建造进程,不仅能降低相关人员的损失,还能够有效制止工程施工。
可偏偏相关部门没采取行动,这就是他们的失职之处。
再说英之园是没有经过审批就开始建设的,根本就不合法。
这也难怪相关部门会连夜开展拆除工作,事情发展到这地步,涉及的公职人员都难逃责任,肯定会受到严肃的问责和处理。
说到底,英之园非法侵占了耕地和工业用地,这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结果。
耕地保护是红线,跨过这条红线就是触犯法律,而在法律面前,大家都是平等的。
可别小看英之园那地方,人均耕地面积本来就少得可怜,才0.24亩呢。
陈家可真不客气,直接用掉了50多亩地来造私宅,还顺便占了2亩耕地来搞配套设施。
在土地资源这么紧张的状况下,陈家这做法可真是伤了群众的心,自然让当地村民感到强烈不满。
这么一看,英之园被拆一点也不冤,更不值得同情!
虽然英之园被强行拆了,但相关部门处理得还是挺人性化的。那些漂亮的建筑构件会被拆下来,登记好妥善保管,之后还会通知当事人去领回。
拆掉后的地儿,相关部门说会进行耕地复垦,工业用地则会用来引进新产业项目。
这样一来,不仅能带动村民找工作,还能让集体收入也水涨船高,真是个好事儿。
英之园的强拆事件,也给那些公然违建的人敲响了警钟。
要不然,谁知道又会冒出多少富豪跟风模仿呢。
结语:
英之园的拆迁与否,眼下看来更像是权力和财富之间的较量。
不少人感到遗憾,是因为陈家的态度。
要是陈家当初愿意接受“充公”的处理方案,把英之园捐出去,那现在可就成了一段美好的故事了。
这样规模巨大的英之园,说不定能流传百世呢!要是以后开放给大家参观,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,兴许村民们还得感激陈家呢。
可陈家不愿意啊,而且这又是不合法的违建,怎么说也没道理。
#图文打卡计划#